2022年,MiniLED背光成為LED行業發展最迅速的領域之一?;仡欉^往,因MiniLED處在發展初期,相關終端產品并不常見,據統計,從2020年到2021年,僅有約不到40款的MiniLED背光顯示器、電視、筆電產品發布。
而在LED行業各界的持續布局與終端品牌的推動下,MiniLED正在快速成長,MiniLED背光技術應用正在迅速擴大,成為當今顯示新品必備的新型顯示技術之一。
今年,終端市場上更多的顯示新品開始加入到MiniLED背光陣營當中,通過最新技術為消費者帶來全新的高清顯示體驗。據LEDinside不完全統計,2022年共約有70款以上的MiniLED背光終端產品面世,涵蓋顯示器、電視、筆電、VR設備。
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估,2022年MiniLED背光顯示器(TV、NB、MNT)整體出貨量將達到1680萬臺,年增約74%。
2022年MiniLED背光新品大量涌現,具體的新品有哪些?LEDinside通過本文帶大家一探究竟。
42款MiniLED背光顯示器
據LEDinside不完全統計,2022年共有41款MiniLED背光顯示器新品發布,新品背光分區從384個到最高12288個;價格從最低1999元到最高23625元不等,大部分產品價格均在1萬元以下。
三星、飛利浦、聯想、優派、康冠、惠科、冠捷等老牌液晶顯示企業紛紛看好MiniLED技術,大力推廣MiniLED背光產品以提升自身產品價值,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。
其中,最值得關注的是,今年8月三星發布的Odyssey Ark量子點MiniLED曲面顯示器,顯示器超越常規顯示器尺寸,達到55英寸,具有1056個背光分區、峰值亮度1000nits、動態對比度達1,000,000:1、分辨率為4K、刷新率達165Hz。用戶可將Odyssey Ark顯示器旋轉至垂直方向,以進行多任務處理或新的游戲體驗。產品9月開售,售價3500美元(約23625元人民幣)。
Odyssey Ark(圖片來源:三星官網)
除老牌液晶顯示器企業通過MiniLED背光技術不斷擴大自身顯示產品線外,一些顯示市場"新人"也通過MiniLED背光技術在今年正式進軍顯示器行業。
2月,電腦硬件廠商酷冷至尊推出了旗下首款MiniLED顯示器,GP27U 和 GP27Q兩個型號,分辨率分別為4K和2K,均有576個背光分區。目前,GP27U已在國內上市,價格為4799元。
圖片來源:酷冷至尊公眾號
紅魔游戲手機在7月發布了旗下首款4K 160Hz MiniLED顯示器-紅魔電競顯示器,顯示器采用了友達7.0二代面板,擁有2304顆燈珠,1152獨立分區,亮度達到HDR1000。11月產品開啟預售,到手價4999元。
紅魔電競顯示器(圖片來源:紅魔官網)
傳統廠商、行業新人紛紛開發MiniLED背光顯示器,讓MiniLED背光顯示器在消費市場的競爭逐漸變得激烈。而一些廠商則另辟蹊徑,將MiniLED背光技術應用到高顯示性能需求的醫療行業當中。
4月,海信醫療推出了號稱全球首臺的55英寸MiniLED醫用內窺顯示器,對比度高達20萬:1,可改善手術情況下大量出血點及神經系統的可見性,使腔體內組織能夠真實還原,有效提高手術效率。
圖片來源:海信醫療
9月,TCL華星發布了全球首款12000+分區,10bits的21.3英寸醫療診斷MiniLED顯示屏,屏幕顯示亮度為1200nits,色域為85% NTSC,對比度高達1000000:1。
圖片來源:TCL華星官網
11月,LG推出首款采用MiniLED技術的27英寸醫用顯示器-27HQ710S,顯示器分辨率為4K(3840x2160),采用數千顆MiniLED,擁有1500個局部調光區域,峰值亮度達2000nits,對比度為1000:1,適用于醫院手術室和外科中心場景。
圖片來源:LG官網
24款MiniLED背光電視
電視市場方面,2022年約有23款MiniLED背光電視發布,產品涵蓋了55、65、75、85等電視尺寸,產品背光分區從最低448到最高2304,產品價格從最低4千元內到最高近27萬元不等。
作為目前電視市場上的兩大巨頭,三星和TCL在今年率先發力,發布多款MiniLED背光電視產品,從產品規格與價格來看,雙方均希望通過豐富的產品組合,將MiniLED電視產品帶入低中高端消費市場,以此快速占據MiniLED背光電視領域的市場份額。
左:三星QN700B,右:TCL 98X9C Pro
雖不及三星和TCL的來勢洶洶,但各大電視品牌也相繼試水該新興市場,望可在仍處成長初期的MiniLED背光電視領域,找到企業未來發展道路。
海信在今年相繼發布了MiniLED背光電視E8H、U8H以及價格達到近27萬元的電視UX,UX尺寸達110英寸,分區數量來到了5000+。此外,海信旗下電視品牌TVS REGZA也將MiniLED背光電視產品Z875L和Z870L帶入日本市場。
左:海信UX,右:TVS REGZA Z875L
老牌電子產品巨頭索尼在今年開始進軍MiniLED背光電視領域,帶來了首款8K和4K MiniLED電視系列Z9K和X95K,價格從16999元到79999元不等。
索尼Z9K
此外,飛利浦、創維、華為、康佳、東芝、明基也在2022年帶來了1到2款的Mini LED電視最新產品,產品價格落在10999元到49999元范圍內。
5款MiniLED背光筆電
2022年共有5款搭載MiniLED背光技術的筆電新品。
華碩分別于4月和5月發布了ROG冰刃6與ROG Flow X16,同為16英寸顯示屏,均有2560 x 1600分辨率、165Hz刷新率、512分區、1100峰值亮度。ROG冰刃6與ROG Flow X16價格分別為55999元、29600元。
左:ROG冰刃6,右:ROG Flow X16
7月,微星發布Prestige 16,分辨率為2560 x 1600,刷新率為165Hz,擁有1008個背光分區,峰值亮度達1250nits,對比度達100,00:1。
圖片來源:微星官網
12月,有消息透露微星即將發布全球首款配備4K 144Hz MiniLED面板的游戲筆記本電腦-Titan GT77,屏幕為17.3英寸,擁有1008個調光區域、1000尼特峰值亮度和3毫秒響應時間。
圖片來源:微星官網
雷神則在7月發布了16英寸雷神zero大黃蜂聯名款游戲本,搭載京東方全新16英寸MiniLED屏,分辨率為2560 x 1600,具有1008個分區,具備100,000:1動態對比度及165Hz高刷新率,產品首發價21999元。
圖片來源:雷神官網
4款MiniLED背光VR設備
MiniLED背光技術也開始往穿戴設備領域滲透,2022年有4款VR設備相繼選擇MiniLED背光作為微型顯示技術,為VR用戶帶來高清高亮度近眼顯示效果。
Meta作為VR設備巨頭,在10月發布了旗下最新VR頭顯Quest Pro,在顯示方面,Quest Pro上配備兩塊2.48英寸的LCD屏幕+MiniLED背光板,單眼分辨率為1800×1920,刷新率為90Hz。據悉,本次Quest Pro的MiniLED背光模組部分由隆利科技提供。目前,Quest Pro的售價為1499美元(折合人民幣約10749元)。
Meta Quest Pro(圖片來源:Meta官網)
VR技術廠商小派科技(Pimax)在5月發布了新品VR設備Pimax Crystal,在顯示方面,Pimax Crystal的屏幕面板結合了QLED與MiniLED技術,屏幕分辨率為5760 x 2880,刷新率高達160Hz。QLED擁有比傳統OLED高約20%的色域,同時,MiniLED提供了更好的黑色呈現,使Pimax Crystal的顯示色彩更豐富,黑色更純正。9月份產品開啟預售,售價為1899美元(約合人民幣9727.94元)。
圖片來源:小派科技官網
11月,小派科技則帶來了分體式VR設備Pimax Portal,通過對顯示設備主體設置與變更,Pimax Portal可成為一臺掌上游戲機、游戲主機或VR設備。顯示設備主體采用了QD MiniLED技術,分辨率為4K,刷新率為144Hz,以及20毫秒低延遲顯示。Pimax Porta的QD MiniLED版本+VR套件價格約為599美元(約合人民幣4254.88元)。
圖片來源:小派科技官網
另外,7月份,創維曾公布了VR設備PANCAKE 1Pro,據悉,產品具備眼球追蹤、手勢識別、RGB See Through及MiniLED背光超短焦等,目前產品正在研發、測試之中。
總結
以產品出貨量來看,電視應用成為目前MiniLED背光技術的主戰場,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計,2023年MiniLED電視出貨量將來到440萬臺,年增約13%。同一時間,MiniLED背光技術也正在顯示器市場迅速擴大,并往筆電和VR設備領域延伸。
而在上述之外的領域,MiniLED背光技術在其他領域的應用也值得期待,例如MiniLED背光車載顯示器。隨著汽車行業往"新四化"發展,2022年成為MiniLED背光車載顯示器的元年,MiniLED背光技術上車蔚來、榮威、飛凡、凱迪拉克等車企最新車型,應用在車內儀表板、中控顯示、影音控制面板等。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統計,受惠于中系及美系車廠同步推動,2022年車用MiniLED背光顯示器出貨量約14萬片。
總的來說,2022年,可以說是MiniLED背光技術應用快速發展的一年,相關終端產品眾多,這不僅代表著MiniLED技術的日漸成熟,也代表著終端顯示企業與消費者對MiniLED技術的認可,使MiniLED逐漸成為繼傳統液晶顯示技術之后,終端顯示市場上又一關鍵顯示技術。
MiniLED應用不斷增多的同時,LED供應鏈也正在持續擴產,并推動技術升級,為更大規模的應用做好準備。相信在不久的將來,我們即將見證MiniLED技術應用繁榮時代的到來。(文:LEDinside Irving)
轉載請標注來源!更多LED資訊敬請關注官網(www.oqprnq.com)或搜索微信公眾賬號(LEDinside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