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月12月晚間,海信視像宣布,擬分拆控股子公司青島信芯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"信芯微")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。
文件顯示,信芯微是一家顯示芯片設計公司,采取無晶圓經營模式,主要產品包括TCON芯片(Timing Controller,顯示時序控制芯片)和畫質芯片等,廣泛應用于電視、顯示器及商業顯示、醫療顯示等應用場景。同時,公司推出了變頻控制MCU等產品,不斷豐富產品結構。
海信視像表示,本次子公司拆分上市,不僅能夠為信芯微拓寬了融資渠道,提升企業持續盈利能力及核心競爭力,同時還將進一步深化海信視像在產業上下游的綜合布局,強化公司的市場與技術優勢。
海信視像持續深化顯示行業布局
目前,在"1+(4+N)"的產業布局戰略下,海信視像的顯示業務覆蓋電視、商用顯示、車載顯示、AR/VR等。其顯示技術豐富,包括激光顯示、ULED、OLED、MiniLED以及Micro LED等新型顯示技術。
回顧過去兩年,為進一步開拓顯示業務,海信視像不斷加深顯示產業的布局,加強自身產品在市場的競爭力,完善企業未來發展規劃。
其中,芯片作為產業鏈的關鍵環節,對顯示終端產品的成本、良率、顯示效果有直接的影響,因此,除加強在TCON芯片、畫質芯片等顯示芯片的競爭力外,海信視像在加強布局上游LED芯片技術方面也不遺余力,望通過布局新技術抓緊顯示行業發展新方向。
在去年3月獲得乾照光電6200萬股的融資配股后,海信視像就開始持續加碼投資乾照光電。截至目前。海信視像已成為乾照光電第一大股東,持股比例達20%。
通過不斷投資LED上游知名企業,海信視像進一步夯實Mini/Micro LED等在內的LED顯示技術能力,為公司未來顯示業務發展奠定更加鞏固的基礎。
若本次子公司分拆上市,海信視像將借力信芯微業務規模的擴張,再次擴大在顯示產業鏈的布局,進一步加固未來企業發展能力。
布局產業上下游,已成顯示行業共識
在顯示市場競爭加劇的時代下,深化上下游布局,掌握更多的顯示核心技術,似乎已成為行業共識。除海信視像外,各大顯示巨頭也在加快產業上下游的布局,尤其是在最為關鍵的LED顯示技術方面。
例如,京東方在去年也宣布擬以近21億元獲得華燦光電23.08%股權,成為華燦最大股東,協力發展Mini/Micro LED事業。
2021年,維信諾旗下的辰顯光電與廈門三安半導體達成戰略合作,在Micro LED芯片開發、巨量轉移、產線自動化等領域展開深入合作。
而在2020年,TCL華星便與三安光電全資子公司泉州三安半導體共同成立聯合實驗室,研究涵蓋Mini/Micro LED等內容,并在2022年合資投建Micro LED研發項目。
在中國臺灣地區,我們則看到有富采合并晶電和隆達,并與群創友達合作等布局產業鏈上下游的案例。
小結
顯示市場競爭激烈的同時,顯示技術也在快速進步,為顯示行業未來的發展帶來更多的可能性。相信為抓住商機,將有更多的顯示企業繼續通過合作、投資、融資等多種方式擴大產業布局,通過上下游協同作用,提升自身實力,穩固市場地位,搶占未來顯示行業發展先機。(文:LEDinside Irving)
轉載請標注來源!更多LED資訊敬請關注官網(www.oqprnq.com)或搜索微信公眾賬號(LEDinside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