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1年的Min iLED背光市場依舊停留在量產的前夜,即便如此,Mini LED玩家看好并且押寶MiniLED的初心也沒有改變。在不少大品牌2022年的新品發布計劃里,Mini LED背光產品依然是“重頭戲”,而供應鏈的熱情也持續高漲。從Mini LED芯片端的動態來看,廠商布局的方向明確、擴產的步伐有序。更重要的是,隨著芯片效率良率齊升,供應鏈產品成本降價在望,品牌端也已吹向了降本的號角。
閱讀更多 >>
危機四伏的大環境下,新興事物的涌現為Mini/Micro LED領域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,全產業鏈既迎刃而上,也乘風而起。即便大規模商業化的日期還未到來,但基于多年努力的成果,Mini/Micro LED產業鏈已初具規模,并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而在各大應用市場站穩腳跟。面對趨于多元化的終端需求,全產業鏈正在積攢量產的底氣,蓄勢待發!
2021年的Min iLED背光市場依舊停留在量產的前夜,即便如此,Mini LED玩家看好并且押寶MiniLED的初心也沒有改變。在不少大品牌2022年的新品發布計劃里,Mini LED背光產品依然是“重頭戲”,而供應鏈的熱情也持續高漲。從Mini LED芯片端的動態來看,廠商布局的方向明確、擴產的步伐有序。更重要的是,隨著芯片效率良率齊升,供應鏈產品成本降價在望,品牌端也已吹向了降本的號角。 Mini LED封裝企業大多采用背光+直顯雙管齊下的策略,且隨著訂單量的不斷增長,擴產已成為各封裝企業的重要任務。在推動Mini LED商業化的道路上,封裝端2021年在背光和RGB直顯技術上均取得了重要的進展,一定程度上推動了Mini LED封裝環節成本的下降。對于Mini LED而言,2021年是轉折的一年,就封裝端來看,無論是背光還是直顯,均在廠商的發力下開始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。
在政策持續加持和終端廠商加速布局之下,Mini/Micro LED在2021年成為LED顯示行業新的利潤增長點。隨著裸眼3D、電影屏、XR虛擬拍攝、會議一體機等新興應用的需求增長,疊加元宇宙新潮的推動,LED顯示屏廠商有望在Mini/Micro LED顯示領域迎來了更大的增量空間。在應用場景、需求趨于多元化的LED顯示屏領域,廠商之間已經開啟新一輪競與合,有望推動產業整體朝向更快更好的方向發展。
2021年,MiniLED設備性能再一步提升,尤其是MOCVD、轉移設備、點測分選等關鍵設備,為MiniLED的量產打下更加穩固的基礎。而MiniLED初期放量帶動設備廠業績提升,加大了設備廠商布局MiniLED的信心,同時也吸引到更多國產設備玩家加快發展MiniLED業務,未來或有更多高性價比的MiniLED設備問世,加速突破MiniLED良率與成本難題,從設備端出發,推動MiniLED商業化發展。
萬眾期待的元宇宙世界帶火了入口級終端AR/VR智能設備,而顯示器作為AR/VR這一生態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,也無疑將迎來廣闊的增量空間。在多種候選的顯示技術中,Micro LED備受青睞,供應鏈熱情持續高漲。盡管Micro LED產業眼下尚未進入大規模生產階段,但長遠來看,隨著技術瓶頸問題的不斷突破以及生產成本的逐步下降,Micro LED有望成為AR/VR設備的主流顯示解決方案,助力打開元宇宙世界的大門。
元宇宙有聚集關注度、融合多產業共同發展的積極作用,也有容易產生泡沫的消極的一面,需要理性看待其未來與當下之間的差距,不過度消耗元宇宙的熱度,讓元宇宙從“虛火”走向“實火”?,F階段,元宇宙不僅僅被相關企業視作“第二條增長曲線”,也已得到政府支持、鼓勵和引導。企業方面,元宇宙已經成為LED全產業鏈共同的賽道,相關企業正在自身原有的賽道上,實實在在地通過相關的技術、產品及解決方案,積極觸摸元宇宙。
2021年,Mini/Micro LED產業發展雖未達預期,但供應鏈廠商的擴產腳步依舊穩步向前。據LEDinside不完全統計,2021年有13大相關項目立項,4大項目投產,8大項目開工建設,新增產能進一步滿足終端市場的需求。2022年,行業持續呈現出繁榮向上的景象,截至第一季度,業內又新增了3大相關項目。據TrendForce集邦咨詢預估,在未來幾年,Mini/Micro LED的需求都將是LED企業擴產的主要動力。后續,隨著終端需求的放量及產能規模的增長,Mini/Micro LED產業規模將穩步提升。 |